臺灣與各地寺廟之美
商品描述
作者介紹
陳益源 阮秋賢主編
商品規格
18開紙皮精裝
書籍內容簡介
主 編 序
自2012年10月「周懋琦與祀典興濟宮學術研討會」開始,由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、財團法人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(後來加入國立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)合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,每年持續召開,包括「祀典興濟宮暨保生大帝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」(2013.9)、「觀音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」(2014.10)、「月老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」(2015.9)、「虎爺暨動物神祇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」(2017.1)、「寺廟文資保存與社會貢獻國際學術研討會」(2017.7)、「世界保生大帝信仰學術研討會」(2018.10)、「亞洲觀音與女神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」(2019.9)。
上述會議舉辦地點起初只在臺南舉行,後來延伸到金門、漳州和越南河內等地,會後論文亦均經嚴格學術審查之後結集出版,其中《周懋琦、祀典興濟宮與保生大帝信仰》、《府城大觀音亭與觀音信仰研究》、《府城四大月老與月老信仰研究》、《臺灣虎爺信仰研究及其他》、《臺灣與各地之保生大帝信仰研究》五部專書,分別榮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03、104、105、106年度全國「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暨推廣文獻研究」非使用政府預算學術性書刊優等(第一名)和108年度的佳作獎勵,成果豐碩,備受肯定,例如《中華日報》一篇名為〈寺廟與大學合作 探析地方史肌理〉的社論(2017.6.19)便說道:「……各大宮廟應師法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,與大學合作開發研究領域,提升本身形象與地位。大學則應加強與地方寺廟連繫與合作,既可滿足地方的需求,學者也可為桑梓作出貢獻。」
臺灣寺廟與大學合作舉辦學術研討會,不乏其例,但能夠連續長達九年每年舉辦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,像臺南市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與國立成功大學的合作案例,則是絕無僅有的成功典範。為了延續此一大學與寺廟密切的學術合作,2020年度(第九次)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決定以「寺廟之美」為主題,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在成大發表一篇主題演講(林明德〈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的稀有寶藏〉)和十八篇學術論文(因受COVID-19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緬甸、越南、馬來西亞、日本、韓國五國學者採視訊連線方式參與),深入探討臺灣與東亞各地的「寺廟之美」,內容涵蓋寺廟歷史、傳說故事、宗教信仰、儀式活動、建築美術、文物楹聯,乃至寺廟之善舉義行、社會貢獻等,內容美不勝收。
「寺廟之美」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前,10月24日,另有一場新書發表會在臺南市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召開,發表了《典藏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之美》(林明德主編)、《大觀在上 保愛生民――觀興學術論文集》(侯明福主編)二本學術專書;會後,我們除了完成十七篇論文的匿名審查、作者修訂工作,同時特地邀請在「寺廟之美」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研究臺南、澎湖、金門、漳州、緬甸、越南、馬來西亞、日本、韓國等地寺廟之美的九位作者(林明德、周舜瑾、李木隆、李姿瑩、杜溫、阮清風、廖文輝、劉京宰、田英淑),濃縮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,於《國文天地》2021年1月號推出「東亞『寺廟之美』研究專輯」,以擴大社會影響。
2020年「寺廟之美」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成功舉辦,要感謝主辦、承辦單位同仁的群策群力,還要特別感謝科技部「國內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」項目的經費補助,以及臺灣中文學會、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的合作辦理。會後,臺灣中文學會梅家玲理事長及時在《臺灣中文學會訊》第35期披露莊秋君所撰〈寺廟之美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新書發表會側記〉(詳見本書附錄),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林明德董事長也在2021年2月8日的《人間福報》,以整版篇幅報導推介「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 佛道並祀」、「寺廟信仰 奠定府城文化底蘊:從建築深入400年發展史、宗教文物見證朝代推進、學術研討看見台灣軟力」,迴響不斷。
我們希望能夠藉由《臺灣與各地寺廟之美》的出版,再次呼籲社會各界重視寺廟的文資保存,繼續提升臺灣寺廟經營理念,以發揮其對社會更大的正向影響與貢獻,達到「寺廟與大學合作」的重要目的。
商品問答( )